作者:博愛藥局 李俊杰 藥師
比咖啡還有提神效果!
報名課程是在老婆懷孕時,報完名後原本 1/1 預產期的雙胞胎,提早 11/6 就來報到。
是的,這種晚上被啼哭叫起床 n 次,卻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日子,就這樣同樣在 1/15 的前一晚上演,一大早從嘉義北上坐第一班高鐵前,把咖啡當水喝應該也是合理的吧 XD
但令人更驚訝的是開場後,不鬼扯、不浪費時間直接講重點的濃縮課程,竟然比咖啡更加具有提神效果!完全跟持續教育學分的上課內容情形是兩回事啊!
作者:博愛藥局 李俊杰 藥師
報名課程是在老婆懷孕時,報完名後原本 1/1 預產期的雙胞胎,提早 11/6 就來報到。
是的,這種晚上被啼哭叫起床 n 次,卻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日子,就這樣同樣在 1/15 的前一晚上演,一大早從嘉義北上坐第一班高鐵前,把咖啡當水喝應該也是合理的吧 XD
但令人更驚訝的是開場後,不鬼扯、不浪費時間直接講重點的濃縮課程,竟然比咖啡更加具有提神效果!完全跟持續教育學分的上課內容情形是兩回事啊!
作者:三歲姐姐與一歲弟弟的 楊學穎 父親
蔣公說過:生命的意義,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。小時候受過蔣氏遺毒,認為生小孩是件極為重要的事情,完成這檔事,我任務已了,此生無憾。
不過,在生完小孩,享受過那難以忘懷的感動後,突然發現:孩子不是生下來就好,還要養還要教。問題是以前在學校又沒有學過養小孩、教小孩。於是乎,四處請教、翻遍書籍,夫妻之間為了小孩歷經徬徨、矛盾、衝突,卻依舊找不到方向。
看著孩子一天一天長大,期待著他們快快樂樂的,卻又擔心若干年後,這位跟自己長得那麼像的人,萬一出現在社會版頭條該怎麼辦。在持續的不安情緒中,看到了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成長二三事》,裡面特別針對我們這些毫無經驗的家長,提供了一塊敲門磚。於是,夫妻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這次論壇。
作者:璟馨婦幼醫院 陳冠廷 醫師
親子教養的問題,在我們這一代六七年級生中,應該是這幾年最頭痛的問題之一,從懷孕到生產,至少還有一些標準建議可循,孩子出生後,才是更加勞心勞力的開始。
除了朋友間的經驗交流與參考書籍外,就是自己實戰。這次看到新思惟推出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兩三事》,內容豐富,講者包含許多面向的專業人士,立馬與老婆商量報名事宜,最後決定兩人一同前往聆聽專家意見,希望在親子教養問題能更有想法與共識。
作者:三歲姐姐與一歲弟弟的 易宣華 母親
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認真上課了,還要寫出一千字以上的心得報告,所以我真的非常用心上課,大概喝了五杯咖啡,深怕自己打瞌睡。
在這裡要先向很久沒見的丸子說聲好,新年快樂!要上課的前一晚居然興奮的睡不著,充滿期待的北上上課,謝謝老公還花錢升等高鐵商務艙,讓整天的行程都很舒適。
作者:洪佳吟 老師
這個論壇帶給我最直接的幫助,就是讓我知道實證的重要,過去我寫教案,或到校外分享教學心得,由於沒有使用研究方法,所以沒有數據、沒有對照,當然就無法客觀分析,只能自己自嗨以為這個教案很有效,學生很喜歡,雖然來研習的老師人都很好,總是會點頭拍手,肯定我的教學,但心裡就是覺得哪裡怪怪的,現在我終於知道原因了。
也因此眼科醫師陳祐瑲和數學老師賴以威的演講直接以數據呈現,事實非常清晰,而我也因為強而有力的數據,感到震撼。一些關於近視的知識,雖然以往就稍微知道,但現在有專家背書,還有客觀數字,終於可以不必再人云亦云,或動搖原本正確的觀念,更不用接受長輩指導了。
作者:匿名
當媽媽之後,時間變得非常瑣碎,家人剛好可以幫忙照顧孩子,才能夠出遠門上課,因此看到課程訊息都要再三思考評估,我是不是有迫切的需要上這堂課,一看到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的報名訊息我非常興奮,很快和家人商量好就報名了。
關於小孩教養,時時都有新的挑戰,但坊間各種教養書籍眼花撩亂,根本就沒有教養界的 NEJM(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可以參考,感謝新思惟團隊策畫的課程,為我們這些煩惱焦慮的家長提供一些方向。
作者:后綜高中 蔡孟曉 老師
我是一個特教老師,是一個每天上班都要不斷自 high、時時注意學生突發狀況的工作,下班後還要扮演兩個幼兒的母親,同時協助丈夫事業,因此我經常感覺情緒緊繃,有時的確會因為孩子的幾句話或什麼動作,就瀕臨理智斷線邊緣,導致事後自己總要反覆思考下次該怎麼做會更好。
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是我第一次參與新思惟國際所舉辦的活動,老實說,我是非自願參加的,還質問先生怎麼不經過我同意就報了這種活動,因此到參加前一天,我才仔細看了課程講者與活動內容的介紹。
作者: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陽明院區 小兒科 黃正憲 醫師
先說結論,開放才可能創造卓越,優質陪伴是親子關係的基石。
立基於工業時代所建立的現代教育體系,使我們容易追求「唯一、簡單」的答案,而且讓我們不太敢與人不同。所以為人父母者,面對愈來愈多的育兒資訊、入學管道、及日趨複雜的變動環境,不敢說出口的是「焦慮」和「無所適從」。除了許許多多的育兒教養成長書籍之外,那些所謂的「教養專家」如雨後春筍般的「問世」。
我們一直問別人、看書、上課,求的是一個終極解決之道,深怕自己造成孩子的「不如人」。如此說來,父母的擔心,其實是來自於父母自己本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