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:心得回饋

2017 / 1 / 20

帶著孩子,走向學習之路。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麻醉科 楊琢琪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先說結論,在這場活動中,有兩個重點連貫全場:

 

一、從陪伴到自立

二、教育常常沒有標準答案

 

很有趣的是,這個聚會的緣起是從實證 (evidence-based) 看教養,但看完實證之後,也冒出許多的問題,隨著時間反芻內容,消化分解的結果是更多問號,一切又伴隨著這些問題,觸發出更多的好奇與思考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1 / 20

讓自己往可信證據與原則逼近。

 

作者: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感染科 陳偉挺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在孩子出生之後,大量的時間迅速消失在煮飯餵食、尿布洗澡、打鬧玩耍之中,長時間下來,發覺有時彼此靠的太近,反而看不清晰事情的脈絡。

 

這次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,是一次機會,把我拎了起來,以一種更高、更系統性的方式,重新整理過去的實務狀況,與思考未來教養的原則方向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1 / 20

在這裡,當講者是會上癮的!

 

作者: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講者 王明鈺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身旁的人一個個去了新思惟,一個個逐漸茁壯,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了……

 

 

真的會緊張!

 

很榮幸能獲得蔡校長的抬愛,站上新思惟的舞台當講師。畢業工作到今,演講、國際會議報告沒有千場至少也有數百場,說真的,能讓我緊張的,大概新思惟的場子是第一名。事實證明,要緊張是對的。

 

 

新思惟的籌畫及後援,讓講者很安心!

 

因為年關將近,在臨床工作、學校教學、醫院評鑑、家庭育兒多頭燒(要來預防家醜發生)的情況下,雖然在接到演講邀約後就在腦子裡構想,但也一直到跨過年才能靜下來打完稿。

 

這裡要大力的感謝新思惟的籌畫及後援。就像校長說的,這次講者雖然都是各方翹楚,但出身於新思惟的比例是過去最低的,如何放心不出捶,除了校長過去涉獵的領域,更需要依賴看人的精準度(這我相當佩服依橙),而配套措施,讓講者在事前可以上傳講稿,依橙提出文本脈絡及製圖的建議,確保品質。不得不說,這是很聰明的品質保安網,也讓我在準備上如虎添翼,十分感謝新思惟的周到,也讓我從中學習了不少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1 / 20

這天很棒、很累,但也很有收穫!

 

作者: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講者 白映俞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雖然我平常很習慣閱讀,卻很少接觸育兒書籍,因為我很難相信這些個人意見究竟能幫上哪些忙,而且總覺得,為了教育而去教是件恐怖的事情。父母畢竟只是陪伴小孩長大的人,於是陪著小孩分享各種生活經驗,學習解決遇上的困難,這些似乎都不需要怎麼高深的理論,而是有個想要與小孩分享喜怒哀樂、並樂於不斷學習的心意就好了……吧!

 

 

見識到不同領域專家的想法

 

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觸高密度的育兒理念分享,卻讓我見識到不同領域專家的想法,收穫頗豐。尤其接下來我們家小孩要進入自學,我很想趕快來研究一下均一教育平台,讓網路學習成為有力的輔助系統。我也想在日常生活中,替自己替小孩帶入更多加深 / 比較 / 再造形象的觀察及想法,相信這絕對能更增添生活的趣味及美感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2017 / 1 / 20

小孩成長二三事,教你看懂父母事

 

作者: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講者 陳璽元 老師

 

 

 

 

這次擔任新思惟的講師,向大家說明「美感教育」,活動開始前我非常緊張(因為從小看到醫生就會害怕,何況是一大群醫生 XD),可是一上講台,我突然發覺眼前的不是醫師學者,而是一個個等著教育答案的平凡父母。

 

 

因為信任,所以放心。

 

有人問我「為什麼新思惟的活動這麼昂貴?」我想,那是來自對蔡校長跟新思惟的信任吧!因為信任,所以放心,除了交出學費,更願意付出寶貴的時間來聽聽講者的心得,而我也很榮幸能得到蔡校長的肯定,跟很多未曾謀面的父母們,暢談教育界中「國王新衣」的話題,讓自己跟來賓都收獲良多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