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/ 1 / 20

醫師媽媽的教養課

 

作者:花蓮慈濟醫院 復健科 陳俐君 醫師

 

 

 

 

醫師媽媽也需要的專業教養知識

 

身為兩個小孩的醫師媽媽,我很幸運的在完成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計畫懷孕,期間有更多時間可以看育兒書籍,甚至在月子中心休息放鬆之餘,同時學習如何照顧新生兒及哺乳等技術,實際上是想知道更完整、與時俱進的知識,而非被過往長輩的育兒經驗牽著鼻子走。

 

大部份的育兒書籍是資深媽媽的經驗分享,若以醫學實證的角度來看,證據力雖不足,但可從中釐清自己的育兒想法。我出生的時候,家父開業,從小在保姆及爺奶家長大,小學之後才真正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,三個小孩都以「當醫師」為目標培養,對成績十分重視,感覺起來「只要成績好,休閒娛樂做什麼都可以」。

 

 

堅持全程參與小孩的教養過程

 

親子關係,一直是我成長過程中的掙扎痛苦點,這些原因我歸咎於跟父母的不親近,所以也早在心裡種下「不然就不生,生了一定要自己帶小孩」的信念,因此大女兒出生之後,我拒絕小孩回婆家照顧,當假日父母的選項。

 

先生是外科系醫師,除了看診、開刀、查房、值班,更兼任許多行政工作,照顧小孩的重責大任也落在我身上,這之中有許多的衝突,身為女性,我突然身兼「醫師、媽媽、老婆」的多重角色。

 

頭一兩年,小孩除了白天去保母家,都是我在帶小孩,除了每年一定要參加的學會大拜拜,我幾乎放棄了自己的生活。幸好,持續看書,也在 FB 上認識幾位朋友持續精進,推動我走出原來的小世界、提高認知,也才有過去一兩年成長速度大幅提升的自己。

 

很感謝校長,從醫療工作者的身份轉換,經營新思惟這家公司。身為一位爸爸,以前全力在醫院付出,現在為事業、家庭付出,舉辦論壇深入夫妻關係、孩子教養,讓我們也能跟著成長。

 

 

陪伴是爸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

 

一整天的研討會其實都在探討一件事情「陪伴」。我自忖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小孩,但常覺得既然都要花費同樣的時間陪伴小孩,品質應該可以再提升。拜臉書之賜,也時常看到朋友陪小孩參加荒野活動、打球、露營、看展覽,送小孩學小提琴、鋼琴、桌球、游泳,讓常常一打二的我,偶爾有些分身乏術的感覺,但是,又捨不得小孩因為少了爸爸的陪伴,因此減少許多體驗生活的機會。

 

所以我挑戰自己一打二坐火車、搭飛機、去台東玩、露營探訪,支撐我做這些事情有許多原因。也許就是,陳祐瑲醫師說的,多點戶外活動,減少用眼,降低近視的可能。也可能如白醫師告訴我們的,從小讓小孩認識身體,知道怎麼保護自己。又或者如王明鈺醫師所說的,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得到自尊、愛、各種體驗的滿足,而可以減少遊戲的成癮。

 

當然,呂冠緯執行長分享眾多的網路學習網站,讓我可以把網路學習分享給小孩,除了讓小孩跟著我一起用 YouTube 學摺紙、煮菜、解決馬桶阻塞,一起用 Google 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之外,可以和全世界的一流教育接軌。

 

 

學習從生活中實踐

 

也呼應著陳璽元老師提倡的帶小孩出去走走,拍些好照片、觀察光影、觀察小動物、加深印象,提供一些作畫的素材。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實踐著蕭宇辰老師告訴我們的,要用多面向看同一事件,雖然我對歷史真的興趣缺缺,也會試著認真帶小孩去探索。

 

而李貞慧老師告訴我們,常常給小孩浸潤在雙語環境中,小心保存小孩學習的胃口,不用迷信外籍老師,降低我沒給小孩念雙語幼稚園或全美語幼稚園的焦慮。

 

當然賴以威老師從數字看教育投資,告訴我,在學齡前的陪伴投資報酬率最高!其中,藍佩嘉教授像是我的知音一樣,給我的支持,告訴我有許多家庭都面臨跟我一樣的焦慮與困惑,或許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最好,就是邊做邊修正。也許就是蔡校長分享如何培養小孩的財務智商,「錢怎麼來,錢怎麼花」的觀念,對大人也好受用。

 

 

感謝主管、家人、朋友的支持

 

這五年多的育兒生涯,深深感謝我的主管給我的彈性,讓我雖然在醫學中心工作,卻可以不用收住院病人,可以帶小孩一起去參加科內的會議。也激勵我,想要為這個科做更多,主動學習新的方法治療病人,主動參與籌辦義診與大體模擬手術。同時也感謝我的公婆、姊姊,在我一打二的生活有喘息的機會,讓我可以安心把小孩交給他們,去追求學術上的精進,增強更多的能力照顧更多人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